当地时间2019年3月25日,ENDO2019大会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陆颖理教授代表团队进行了口头报告发言(OR21-1),医脉通前方记者带来现场第一手资料。
陆颖理教授:今天会上,我向大家汇报的是我们医院原创自主研究的课题,糖尿病和肥胖是全球高发且非常严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脂肪肝同样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会引起脂肪的炎症,进而导致肝脏的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脏肿瘤的发生。很多人认为脂肪肝不是大问题,但事实上,有些脂肪肝预后是比较差的,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临床上,我们觉察到糖尿病、肥胖与脂肪肝的发病似乎有着某种关系,但目前就糖尿病、肥胖与脂肪肝发病的确切因果关系尚不明了,发病顺序的先后是个类似于鸡和蛋的问题。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利用孟德尔基因测序的研究方法对8944名亚洲人进行基因研究(糖尿病18个基因,肥胖14个基因),研究结果显示与糖尿病相比,肥胖是引起脂肪肝的主要原因,但糖尿病患病早期也可能引起脂肪肝,研究结果得出了这样的因果关系,但目前结论具有局限性。
为了验证研究结果,我们的研究小组于今年始,开展了为期5年的随访研究计划。我们会将在未来5年得到的随访结果与目前通过孟德尔基因测序得到的结果进行比对,判断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如果一致性高,则可以说明利用孟德尔基因测序方法可以确定因果关系,如果结果不一致,则说明该方法不一定能够确定因果关系。本次报告的内容引起了很多的研究者感兴趣,引发了很大反响。
陆颖理教授:本次大会展出了一些新的仪器设备,其中有一款迷你型的甲状腺超声设备引起了我的注意,这种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方便移动并且准确度高,但价格只有其他同类型设备的七分之一左右。由于国内甲状腺的发病率高,我相信需求量会很大。作为拥有内分泌科医师执照和B超医师执照的团队,我们能够准确诊断甲状腺疾病的超声结果,这种小型的甲状腺超声设备对于我们这样的医疗队伍是非常适合的。
另外,本次大会内容全面覆盖了甲状腺疾病及甲状腺旁腺疾病和其他内分泌疾病,有一种正在研发的用于替代甲状腺旁腺激素(PTH)的药物,副作用较小,我比较关注。国内,在经过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的过度治疗之后,进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比较多,进而会造成甲状腺旁腺功能降低,这类患者需要终生服药,例如需要大量补充钙片和维生素D,而原发性疾病的治疗方案应该是补充PTH类似物,但由于国内PTH类似物大多来自进口药,价格昂贵,同时有可能会产生骨髓瘤等严重副作用,这两个因素导致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很差,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了两难。今天的报告中提到,一种不会产生这样严重副作用的药物正在研发中,这有可能是相关患者的福音,今天也借医脉通采访的机会,把这个消息分享给大家。
本次ENDO大会上陆颖理教授团队带来了多项研究成果展示,今天我们还采访了该团队的王宁荐教授,请他来介绍一下(MON-036)壁报内容。
王宁荐教授:我的壁报是有关铅暴露(血铅水平)和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相关性的研究展示。众所周知,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非常高,但实际上患者的主要经济负担来自于并发症,据统计有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并发了微血管疾病,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并发了大血管疾病,而糖尿病患者一生中花费的治疗费用至少有一半是用来治疗并发症的,所以了解糖尿病并发症与哪些发病因素有关是非常重要的。
铅是古老的重金属,在人类生存环境中大量存在,这导致了人类会无法避免地暴露在铅环境中。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血铅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CVD)及微血管病变中的糖尿病肾病(DKD)的概率呈正相关,患病率上升50%左右。说明,铅暴露可能是DM并发症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