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瑞京新闻 >

都是糖尿病,老年人的血糖达标率就是比年轻人

来源:黑龙江瑞京糖尿病医院

相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临床医生和大众对于1型糖尿病(T1D)的关注比较少。但事实上,T1D患者的病情更为凶险,作为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疾病,T1D起病较早,对患者的生活有着更加严重的影响。

2019年9月16-20日,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第55届年会(EASD 2019)如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在EASD2019上Eric Renard教授就全球多地区成人T1D患者血糖情况(SAGE:Study of Adult's Glycemia in T1DM)研究的结果,该研究在多国家多中心进行,纳入西欧,东欧,亚洲,中东,拉美地区T1D患者共3858人,为无干预,横断面的观察性研究。

不同年龄,血糖达标和低血糖风险不同!

Renard教授从年龄入手,分析不同年龄层次T1D患者的情况。入组患者分为26-44岁,45-64岁,≥65岁三组。以下为各组患者的基本情况。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观察各组人群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7.0%)的比例。在所有年龄层种,HbA1c达标率为24.3%,而青年患者(24-44岁)的达标比例最高,为27.6%;中年患者(45-64岁)达标比例最低,为21.0%;高龄患者(≥65岁)患者达标率为22.8%。

老年人群HbA1c更易达标!

整体来看,有43.4%的患者HbA1c≥8%,20.1%的患者HbA1c≥9%。Renard教授展示了不同水平HbA1c的结果(如下图),发现在医生设定的控制目标下,患者的达标比率各有不同,在7.5-8.0%的控制水平下,≥65岁的患者达标比率最高。在患者自我设定的控制目标下,同样≥65岁的患者达标比率最高。

年轻人:低血糖和酮症风险更高!

对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情况,Renard教授介绍了3个月内发生症状性血糖低血糖(≤70mg/dl或<54mg/dl)及严重低血糖患者的比率,发现症状性低血糖及临床低血糖发生的比率均在26-44岁患者中最高,分别为69.6%和51.8%, 而严重低血糖在≥65岁的患者中发生率最高, 为12.6%。具体数据如下:

而对于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患者,结果发现6个月内,26-44岁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比率最高,为4.8%,45-64岁年龄组次之,≥65岁患者比率最低。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感染(21.6%)及未使用胰岛素(23.5%), 且这两种原因均在年轻组中比例最高。

患者的治疗方式在不同年龄层次也各不相同。胰岛素泵的使用在24-44岁患者中使用率最高,为24.0%,预混胰岛素在≥65岁患者中使用率最高,其余胰岛素种类如基础胰岛素,长效,中效,速效胰岛素在各个人群中使用率接近。整体来看,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使用率最高为63.1%, 中效胰岛素的使用率最低只有9.9%。

患者胰岛素剂量的调整情况结果显示,多数患者(43.0%)的剂量调整依靠医生指导,从胰岛素剂量的调整频率来看,22.4%的患者一周内调整超过1次,23.7%的患者每周调整1次,而27.5%的患者一个月内小于1次。

团队还对患者检测血糖的仪器进行了分析,发现绝大多数患者仍采用传统的手指采血测血糖,其他设备如持续血糖监测仪,胰岛素泵,血酮检测均在26-44岁的患者中使用频率最高。

小结

在成人T1D患者中血糖的控制水平仍不理想,HbA1c的达标水平不足。患者胰岛素剂量的调整频率不够且只有20%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发生低血糖的频率在不同年龄组患者中接近且都较高,在6个月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频率约为12%。

可见各个年龄段成人T1D患者的血糖控制堪忧,Renard教授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应该采取行动来实现糖化的控制目标。

黑龙江瑞京糖尿病医院温馨提示:现已在线预约挂号功能,如有需要,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