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足病 >

糖尿病足的常见因素是什么

来源:黑龙江瑞京糖尿病医院

  生活中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基本病理机制是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组织的坏死、溃疡和坏疽,严重者需要截肢,因此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那么,究竟糖尿病足是因为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1、血管病变

  糖尿病足溃疡因单纯缺血所形成的占糖尿病足溃疡的10%~15%。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主要特征是微血管壁内皮、细胞损伤,基底膜增厚,导致微血管狭窄或闭塞,形态改变及功能异常,造成微循环障碍,使组织缺血、缺氧,引起溃疡的发生并使已经发生的溃疡长期不愈。

  2、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的溃疡因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所形成的占其发生率60%~70%。

  (1)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变:引起保护性感觉损失,导致机体对外界刺激、压力变化的敏感性下降,皮肤出现小的创伤、反复的机械压力不易被察觉,增加了足部溃疡形成机会。

  (2)运动神经病变:引起肌肉萎缩,导致新的受压迫点或胼胝形成,以及行走步伐的改变,受压迫点或胼胝在血管病变的基础上易形成溃疡。

  (3)自主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的丧失引起皮肤干燥、裂隙、破裂很容易感染形成溃疡。自主神经病变可引起下肢动-静脉短路,足背静脉扩张,足部水肿引起溃疡。

  3、其他相关因素

  在周围血管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基础上轻微的创伤、理化刺激都可能引起溃疡的发生而且难以愈合。常见的原因:机械性损伤:足部的异物、足趾甲、鸡眼、胼胝的不当处理;物理性损伤:由于下肢感觉的丧失或减退很容易引起烫伤(如泡脚时水温过高)、冻伤等;化学损伤:一些腐蚀性药物运用不当等。

  专家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对糖尿病足来说,主要包括了3面的原因:

  第一、糖尿病病人的慢性周围血管并发症,这个周围血管并发症在早期由于血管管腔的逐渐狭窄,所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包括病人下肢的麻木、疼痛、行走距离越来越短。

  第二、糖尿病病人的慢性周围神经性并发症,特别是糖尿病病人的感觉并发症,所出现的感觉丧失或者是异常。比如四肢末端特别是足部的感觉异常所出现的麻木、走路的感觉好像踩着棉花一样,或者有针刺感等等一系列的表现,这些都是糖尿病病人的周围神经并发症。

  第三、在周围血管和神经并发症的基础上,由于保护措施不得力,由于穿鞋、袜子、剪指甲不合适等等,出现了皮肤的破损,紧接着皮肤破损而出现的一系列的症状,溃疡久不愈合,迅速恶化,恶臭等,那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称之为糖尿病足。

  对糖尿病患者来讲,当存在以上危险因素或出现以下早期症状时,应考虑发生糖尿病足的可能,须及时就医:脚部发凉,皮肤青紫,有水肿现象;脚部皮肤皲裂、湿冷,脚趾变形;小腿抽筋、疼痛,行走不便。如果仍然有不懂得可以去预约挂号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