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瑞京新闻 >

糖尿病的自我监测

来源:黑龙江瑞京糖尿病医院

患者的自我监测是指导血糖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重要手段。同时,它还能有效地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自我监测如此重要,却常常被患者忽视。

一、自我监测的重要性

通过自我监测才能知道血糖控制得是否达标,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监测才知道是否发生了低血糖,才能及时调整治疗。

(一) 自我监测是指导血糖达标的重要措施

(二) 自我监测也是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重要手段

二、自我监测的内容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应该是全面的监测,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尿病并发症危险的的监测。接下来,我们一一地进行介绍。

(一) 监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监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作用:HbA1c水平是监测的金标准。HbA1c水平反映患者近2-3个月内整体血糖控制水平,反映一段时间的血糖,是平均血糖。

2、监测HbA1c的目标和频率:

(1)目标:HbA1c<6.5%

(2)频率:治疗之初至少每3个月一次,达到目标后每6个月测一次

(3)监测HbA1c的意义:既然HbA1c升高意味着并发症增高,降低HbA1c意味着减少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也就是说监测HbA1c能确定血糖是否达标以及决定是否调整治疗方案。

(二) 监测血糖:

1、监测血糖的时间点:空腹/餐前;餐后两小时;睡前;夜间;有低血糖症状时;剧烈运动前。

2、监测血糖的目标和频率

(1)目标:空腹 4.4-6.1mmol/L;非空腹 4.4-8.0mmol/L。

(2)频率:血糖控制差或病情危重者每天监测4—7次,病情稳定,达到控制目标时每周监测1—2次;开始胰岛素治疗者每日至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测2—4次;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测血糖2—4次。

3、老年人控制血糖的目标:

(1)基础治疗控制目标:11mmol/l或尿糖甚少

强化治疗控制目标:空腹<6.11mmol/l

平均血糖6.11-7.77

HbA1c也正常

2型DM患者可接受的治疗目标:

空腹血糖<10mmol/l

餐后1-2h为7.8-10mmol/l

HbA1c<正常上限+1.5%

基础控制目标是治疗有症状的高血糖,达到平均血糖大约为11mmol/l或尿糖甚少。空腹<6.11mmol/l,平均血糖6.11-7.77,HbA1c也正常。但许多人都反对把这个目标应用于老年人身上,理由:1.老年人做不到强化治疗所需的技术和知识,他们的学习与记忆力不够2.承受不了常有的低血糖所引起的风险3.65岁以上非糖尿病老年人预期平均寿命为15年,75岁以上者不足10年,85以上不足5年。而糖尿病病人预期寿限则比上述年限短。但60-70岁新诊断的病人尚有足够的时间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年老与糖尿病相互作用,许多慢性并发症更易发生,因此老年糖尿病病人值得如同非老年糖尿病病人一样进行血糖良好控制。

(2)实际控制目标

FBG < 11.1 PBG <13.9

黑龙江瑞京糖尿病医院温馨提示:现已在线预约挂号功能,如有需要,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