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高速发展,给我们的物质生活、精神领域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然而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辩证的,在它万象光鲜的背后,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负面的附属物。就好像,交通便利,但尾气增多使环境恶化了;联络工具多了,而人们之间的信任淡薄了;吃的东西丰富了,饮食带给身体的负荷也加重了。
糖尿病,就是这种负面附属物,我们形象地将其称为“富贵病”。随着我国目前的发展速度,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爆发性的增长趋势。”
现状如何?中华糖尿病协会的数据统计说明问题。
就糖尿病在上海,甚至在我国的现状都是十分紧迫的。
年份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
1980年 0.86 %
2008年 10 %
日本发病率 我国发病率
0.4 %-6 % 10 %-11 %
从以上两个表格中,我们可以从自己*不同年份、与发达*的糖尿病控制率做出对比。照此发展态势,中华糖尿病协会医治人数预计将达到9000万。糖尿病前期病人比糖尿病人还要多,预计将超过1.5亿。所谓糖尿病前期人群,就是指那些血糖升高了,但还没得糖尿病的人。专业上称作糖耐量减低,或空腹血糖受损。
为何会得糖尿病?其实原因藏在生活中的细节中。
以下的这些生活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已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了某种程度的负面影响。但有些人不屑一顾、听之任之;有些人却引以为戒、采取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实,健康的选择权往往在我们自己手里。
吃得丰盛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小编所无法体会的那些年月里,每人每月都只有半斤肉半斤油,没有零食,想胖都胖不起来。
而如今呢?不说每顿大鱼大肉。但今天老友火锅聚餐,明天工作饭局应酬,周末恋人西餐约会,应接不暇的物质生活丰富着都市人群近乎躁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