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糖尿病日。近几年,糖尿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2000年我国有2000万糖尿病病人,按目前的趋势,2010年将有6000万糖尿病病人。得了糖尿病如果仅仅是少吃点,少喝点,也没有什么,孰不知,这是一个终身性疾病,一旦患病,不仅需终身治疗,还可并发很多急、慢性全身性病症,如视力下降、失明、手脚麻木、疼痛、脚部溃烂以致需要截肢,心肌梗塞、脑梗塞、肾功能不全不得不采取透析治疗等等,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以至危及生命。因此,积极预防糖尿病已经迫在眉睫。
糖尿病可以预防吗
现代社会普遍存在以下现象:劳动(或运动)减少,快餐甜食增加,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这些均是导致糖尿病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的根本原因,所谓“事业在爬坡,身体在滑坡”。然而,改变生活方式是最为困难的一件事。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均证实,如果我们能够改变当前的生活方式,就能有效延缓糖耐量异常患者发展为糖尿病。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1)年龄≥40岁
(2)超重及肥胖:体重指数≥24kg/m2,或腰围:男≥90cm、女≥80cm。
(3)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双亲或同胞中有糖尿病患者)。
(4)有妊娠糖尿病史或曾有分娩巨大儿(≥4kg)者。
具有上述情况者称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应该到医院做一个能够判断是否有糖尿病的检查糖耐量试验。
为什么胖人容易患糖尿病
肥胖者体内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减少,而且对胰岛素的亲和力降低,使得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我们称胰岛素抵抗。因此,在肥胖的状况下,为了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胰岛素B细胞必须生产出更多的胰岛素,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导致胰岛B细胞的功能受损,当有一天它不能分泌出足够的胰岛素时,血糖就会升高,于是糖尿病就发生了。如果能够减轻体重,胰岛素就能够发挥正常的作用,这样就减轻了胰岛的负担,保护了胰岛B细胞,也就从根本上阻止了糖尿病的发生。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肥胖
在这里介绍一个简单的方法,下面是理想体重的计算公式,可以判断自己的体重是属于正常、超重(肥胖)或消瘦。
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如体重不高于或低于理想体重的10%,属于正常范围。如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10%,属于超重,超过20%属于肥胖。反之,如体重低于理想体重的10%为体重不足,如低于理想体重的20%为消瘦。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的发生不仅与体重有关,而且与脂肪的分布也有关。腹型肥胖者更容易发生糖尿病。腹型肥胖是指脂肪主要堆积在肚子上,腰粗和肚子大,四肢相对较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