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控制血糖、血脂、体重
DCCT(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和UKPDS(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中,强化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和体重,能显著减少微血管和大血管的并发症[5]。长期高血糖是心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6],也是形成其他危险因素的基础[7]。
皮肤干燥、瘙痒、脱屑、皲裂的护理
保持合适的室温及湿度。衣被厚薄适度,穿着宽松的纯棉衣物,减少汗液刺激。不穿羊毛或化纤类内衣,以免刺激皮肤而引起瘙痒。
洗澡不宜过频,根据季节变化每周2~3次,水温39~41℃为宜。每次洗澡时间10~15min,避免用力搓洗、长时间泡澡及使用刺激性强的皂性清洗剂。清洁皮肤后用软毛巾擦干水分。
每次洗澡后的润肤非常重要。洗澡会洗去皮肤表面的油脂,而这些油脂可以帮助保持水分,如果不使用保湿类产品来代替这些油脂的作用,皮肤里的水分就会蒸发掉,造成皮肤干燥、瘙痒[8]。因此,应全身使用含有油脂性基质或含天然保湿因子的润肤剂或保湿剂,如市面上销售的浴后乳、白凡士林等,每日1~2次,沐浴后应即刻使用。
患者应避免搔抓,勤剪指甲,保持指甲平滑。夜间瘙痒严重的患者可在睡前戴上棉制手套,必要时将双手约束。
细菌感染的护理
局部治疗:对于初期少发的疖、毛囊炎,在其顶部涂安尔碘等消毒剂、外用10%鱼石脂软膏、夫西地酸、莫匹罗星软膏等。对于多发性疖、毛囊炎,需要及时就诊,必要时切开引流,清除坏死组织。
全身治疗:可在局部处理的同时全身使用抗生素,避免痈的发生。一旦出现痈,应进行足量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头孢类等,最好根据脓液培养的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对于早期疖和痈有较好的效果,如紫外线、红光治疗、半导体激光、超短波等治疗[9]。
真菌感染的护理
应加强对该病的知识宣教,让患者了解皮肤癣菌感染的途径。饲养小动物的家庭若发现动物患病,应及时与动物隔离。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毛巾、浴盆等洗浴用具。注意局部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患处,禁用热水烫洗。
不共用拖鞋、脚盆、毛巾等,洗脚后用干燥的软毛巾擦干脚趾缝。平时穿棉质袜子和透气性好的鞋。指导甲癣患者正确用药,首先用温水或药物将指甲软化,并用刀片将增厚的指/趾甲刮薄,然后将药物涂于患甲处。
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勤翻身,勤换衣服勤擦汗,保持皮肤及床单干燥清洁,特别注意皮肤褶皱部位应扑粉剂以保持干燥。
真菌治疗,一般临床皮损消退后,再坚持用药2周,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