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急剧下降,就连广东地区也入秋成功。气温下降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或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无疑是难熬的。天儿凉了,离流感也不远了。
一 糖尿病患者得流感后并发症风险更高
流感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冬春季周而复始地循环流行。值得注意的是,低温是北方地区冬季流感发生和年度周期性强度的预测因子,而南方地区春季的流感活动与降雨量有关[1]。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虽然大多数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病情进展迅速,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重症病例高危人群
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2)年龄≥65岁的老人;
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代谢及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
4)肥胖者,体重指数(BMI)>30kg/m2;
5)妊娠期妇女[1]。
我国 2011~2013 年的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数据显示,重症流感病例中有 37%患者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占2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占7.7%、糖尿病占7.4%[2]。韩国医院流感监测结果(2011~2012)表明,糖尿病患者得流感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是无糖尿病人群的3.63倍 [3]。
二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更易感染
高血糖会损伤白细胞的粘附、趋化,吞噬及杀伤功能,而感染时的应激状态又使患者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及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类物质、胰升糖素等增多。这些激素促进糖异生,加速肝糖原分解,并使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由于血糖的显著升高,加上患者本身对糖的利用减少,引起脂肪分解,酮体生成增加,使原有的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进而可能发展成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与感染两者互相影响,使患者病情进一步复杂化,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糖尿病患者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以及部分患者常合并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使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量减少,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过度糖基化反应也促进了糖尿病患者抗体免疫应答能力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