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糖尿病足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和感染。
1.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病程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高达一半以上。当然,这也取决于诊断的手段。诊断周围神经病变的技术越是敏感,检出率就越高。神经病变使患者足的感觉减退或消失,使足的肌肉萎缩,一方面导致患者的足发生畸形而容易受到损伤,另一方面又由于足部感觉减退而不会对一些不合适的因素进行调整,如袜子过紧和鞋子过小、洗脚水过烫等。神经病变还可以造成皮肤营养不良,皮肤干燥甚至开裂;造成局部压力的改变,有的患者足底局部会形成厚厚胼胝(即过多的角化组织,俗称老茧,鸡眼)。当人行走时,这种胼胝部位受到的压力明显增大,胼胝下的软组织就可以出血损伤,甚至出现溃疡,严重的会出现合并感染.蔓延到骨组织,造成骨髓炎。
2.缺血则使已经有溃疡的足难以恢复。溃疡的愈合需要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血液循环不良会使有病变的足“雪上加霜”,因而下肢缺血本身又是造成皮肤溃疡(即所谓的缺血性溃疡)的原因。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足是承担全身压力最高的部位,局部皮肤肌肉长期处于严重的缺血缺氧状态就容易破溃且不容易修复。病程超过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高血糖未得到良好控制,合并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变、严重肾脏病病变、血脂紊乱和吸烟者,往往就有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这些患者在行走时可以因为局部缺血而出现下肢肌肉酸痛,严重者行走不到百米,就因为下肢疼痛而需要休息。更严重的下肢血管病变可以造成患者因为下肢疼痛而夜不能寐。据2002年的全国性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8.8%,老年人中有一半人患高血压病。糖尿病足病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在70%以上。另外,约有3/4的糖尿病患者有血脂紊乱,同时吸烟率较高.这些都是造成我国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普遍而又严重的原因。
3.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情控制不好者,体质差、抵抗力弱、容易被感染。据解放军第306医院调查,80%以上的糖尿病足患者至少合并一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这些患者一旦发生足的感染,往往难以控制,抗生素用药时间长,花费大而疗效差。糖尿病患者有时仅仅是足部起个水疱,就可以并发局部感染,严重者则需要截肢(趾)。我在1 986年曾见过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他因为怕冷而将足靠在暖气片上,造成足趾皮肤烫伤,经过治疗后,烫伤引起的皮肤破溃已经痊愈,但因为在某医院换药时,换药护士将已经结痂痂皮撕去,结果再发溃疡、感染,最后足趾坏疽而截掉,在治疗过程中该患者还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幸而他在我科住院两个多月,经精心治疗后才痊愈出院。
尽管造成糖尿病足的原因主要是以上三方面,但也有因对糖尿病足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认识不够,小错酿成大祸的。前不久,解放军第306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接诊了一位患者,他的一个足趾皮肤破溃并开始发黑,劝他住院治疗,遭到拒绝。一个月后该患者再来就诊时,整个足发黑而且感染严重,最后入院不久即病逝了。还有的患者有严重的下肢血管病变,但又不肯戒烟,结果治疗效果很差.导致病情恶化。当然,也有医护人员治疗、换药不到位的情况发生。经常看到这样的患者,本来仅仅是一个溃疡,结果是越治越差,花了许多钱,遭了许多罪,病情却持续恶化。这里既有医护人员的因素,也有患者的原因。所以,贯彻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与足保护”的口号,不仅仅是医务人员的责任,也是广大糖尿病患者的需要。
记:根据什么来判断糖尿病足病变的严重程度呢?
许:依据糖尿病足的病因、性质以及病变组织的范围及严重程度来决定。
按照病因可将糖尿病足溃疡和坏疽分为神经性、缺血性和混合性三类。不伴有明显缺血的足溃疡,多以合并感染为主,其溃疡相对容易痊愈。但缺血严重的溃疡在没有改善局部缺血之前,溃疡很难愈合。美国德州大学的临床调查告诉我们,截肢率随溃疡的深度和分期的严重程度而增加:非感染、非缺血的溃疡,随访半年期间无一截肢;一旦溃疡深及骨组织,其截肢率高出11倍;若感染、缺血并存,其截肢率增加近9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