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瑞京新闻 >

骨质疏松向我们悄然袭来

来源:黑龙江瑞京糖尿病医院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行性变为特征。

骨质疏松症危害极大

骨质疏松症会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 其危害性很大。

临床上,骨质疏松症可以引起骨折,这些患者的骨质疏松已经存在很长时间,骨折难于康复,致残致死率高。其中,髋部骨折发生后,即使经手术治疗,6个个月内的死亡率仍达到10%~20%。

据统计,美国每年有140万例因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股骨颈、椎体和Colles(手腕部)骨折发生,而且此数字仍有上升趋势。估计全球范围内髋部骨折年发生率将从1990年的170万例上升至2050年的630万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将继欧美之后进入骨质疏松症发病高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预期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将接近2亿人。据预测,我国将有约8800万名骨质疏松症患者。这将带来高额的医疗花费,最保守估计,每年医疗费用需要150亿人民币。

最近美国的一份报告指出,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20年止,超过50岁的美国人将有一半人处于骨质疏松和低骨量带来的骨折的风险之中。目前,超过50岁的美国人有1000万患骨质疏松症,3400万处于发展成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中,每年有150万人因骨质疏松而骨折,直接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花费已经上升至180亿美元,目前还呈上涨趋势。每年美国有30万人因髋部骨折而住院,约20%有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在骨折后1年内死亡。

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当我们的年龄超过35岁以后,机体制造骨组织的速度会低于分解速度,这样就会导致骨质慢慢流失。如果一个人年轻时的骨质较少,或者骨质流失速度比较快的话,年老时患上骨质疏松症的机会便会增加。而一些相关影响因素会影响骨质的获取和导致骨质的丢失,如酗酒、吸烟、缺乏运动。还有一些疾病和药物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诸如: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肿瘤及炎性肠病以及类固醇药物、化疗药物、抗痉挛剂等药物。

在临床上,常常可以见到糖尿病患者同时存在骨质疏松症,据报道,约有1/2至2/3的糖尿病病人伴有骨密度减低,其中有近1/3的患者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患骨质疏松症呢?这是由于在机体持续处于高血糖状态时,大量体液随葡萄糖从尿中排出,同时将大量的骨组成成分如钙、磷、镁排出体外,使骨组织的矿物质含量显著降低;同时出现的低钙、低镁状态又刺激机体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甲状旁腺素是一种促进骨组织溶解的物质,它的增加加速矿物质从骨组织中溶出,并从尿液中排出;在患有糖尿病时,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使得成骨作用减弱,不能有效地补充骨组织中丢失的矿物质等组成成分。这样,在糖尿病患者的骨组织中,矿物质的补充少,丢失多,从而使骨组织严重不足,于是加快了骨质疏松。

此外,在并发肾功能衰竭时,肾组织中一种羟化酶的活性会明显降低,使体内的维生素D不能充分活化,活性维生素D减少使肠道内钙的吸收减少。

总之,糖尿病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机制影响到骨骼健康。

黑龙江瑞京糖尿病医院温馨提示:现已在线预约挂号功能,如有需要,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