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瑞京新闻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来源:黑龙江瑞京糖尿病医院

周围神经分为三大部分:感觉神经:可使机体感觉到内外环境的冷、热、痛、痒等变化;运动神经:支配肌肉引起收缩、舒张,从而完成机体运动的神经;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分布在全身内脏器官,维持基本生命的神经。

1、多发性神经病变:多见于糖尿病初期或血糖控制不理想者。主诉双下肢极不舒服,麻木,过电感,蚁走感,烧灼感,酸胀痛症状。

2、糖尿病末梢神经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疼痛,呈对称性常伴有蚁走感,针刺样疼痛,踏棉垫感觉,行走困难。夜间疼痛加重,患者难以入睡。

3、糖尿病急性痛性神经病变:发病突然、产生剧烈性疼痛,以下肢远端(脚趾端)呈刺痛、钻凿痛,以夜间最为严重。患者多伴有恐惧感。有的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初期可出现该症状,称之为“胰岛素性神经病变”。

4、糖尿病足:患者在发生溃疡前,常伴有较长时间的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肢体麻木,烧灼样疼痛,脚踩棉垫感,间歇性跛行。往往伴有肌肉萎缩、足部变形等症状。

5、糖尿病神经性肌病: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主要侵犯下肢近端肌群,如髋肌、大腿肌,伴有肌肉萎缩。患者表现为肌无力,行走困难,尤其上台阶极为困难。

6、糖尿病性坐骨神经痛、糖尿病性面瘫: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分布区压痛,行走困难。糖尿病性面瘫主要表现为肌瘫痪,鼻唇沟变浅,口角流涎等。往往被医生误诊为椎间盘突出症和周围性面瘫。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1、糖尿病性心血管病变:主要包括糖尿病性心律异常,如心动过速,糖尿病性高血压病,糖尿病性心肌梗死等等。这些病变主要由于自主神经调节失衡所致。糖尿病性心血管病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糖尿病致死主要原因之一。

2、糖尿病性食管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由于食管下段蠕动减弱,胃内食物清除功能下降,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在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往往表现为食管炎、咽炎、支气管炎、哮喘的症状,容易被医生误诊。

3、糖尿病性胃瘫: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满、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上腹部烧灼热、隐痛,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胃的排空动力差所致。也有的患者表现为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等。

4、糖尿病神经性胆囊病:有临床证实糖尿病胆囊收缩不良为56、9%,胆石症伴胆囊炎20、7%,80%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胆囊病其症状不典型,多以无痛性发病,一旦发病症状严重,病死率较高。

5、糖尿病性膀胱:主要表现为膀胱的排尿功能障碍。在糖尿病患者中约有40%~90%伴有糖尿病性膀胱功能降低,排尿无力,尿潴留,尿末滴沥等症状。

6、糖尿病性阳痿:糖尿病男性患者性功能障碍发病率较非糖尿病人群高2~5倍。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20~30岁糖尿病人群患病率为25%~30%,50岁左右为50%~70%,60~70岁达70%。病程越长,血糖控制越差,阳痿发病率就越高且程度越重。

黑龙江瑞京糖尿病医院温馨提示:现已在线预约挂号功能,如有需要,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