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瑞京新闻 >

餐后血糖为何居高不下

来源:黑龙江瑞京糖尿病医院

餐后高血糖是如何产生的?

正常人进餐后10分钟血糖开始升高,进餐后1小时达高峰,但一般不超过7.8mmoI/L,2~3小时回复到餐前水平。正常情况下,全天平均血糖水平不超过5.6mmoI/L,这种精细的血糖调控主要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反应来调节。

餐后胰岛素的分泌有两个时相,第一时相(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是指快速静注葡萄糖后,血浆胰岛素迅速上升,在数分钟内达到峰值,继而快速(在10分钟内)下降,第二时相是指第一时相后出现的胰岛素分泌.可持续数小时。餐后早时相胰岛素分泌能抑制葡萄糖的产生,减轻后期的高胰岛素血症,这对维持24小时血糖的平稳控制非常重要。

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胰岛素分泌模式的异常,即第一时相减低或缺失,第二时相代偿性延长并缓慢增高,两餐间不能恢复到基础状态。由于早时相胰岛素释放减少,胰岛素分泌峰值延迟,餐后胰高血糖素分泌抑制减弱,肝糖原分解和肝肾糖异生增加,造成餐后血糖的持续升高(>7,8mmoI/L),在餐后2小时达到峰值,同时因为胰岛素抵抗,患者血糖清除率明显降低,更加重了餐后血糖的升高。

餐后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有何影响?

餐后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危害很大。首先,糖尿病患者的餐后高血糖为一天中血糖水平最高阶段,其相加的持续时间可达8~10小时,甚至更久。长时间的高血糖水平可引起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进一步升高,形成了恶性循环。其次.长时间的高血糖水平可危害到人体的多种重要脏器,包括心、脑、血管、眼、神经、肾脏等。

餐后高血糖是引起糖尿病并发症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血糖愈高,进入各种细胞的量愈大,造成组织细胞的损害也就愈重;而且这种损害作用可维持很长的时间,在严重高血糖过后并不立即消退。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如只控制空腹血糖,而餐后高血糖控制不良,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将明显增高。

黑龙江瑞京糖尿病医院温馨提示:现已在线预约挂号功能,如有需要,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