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每个人的遗传背景和所处的生理状态不同,有些人饮酒过度后胰岛更容易受到损伤。研究发现,有下列7种情况的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龄超过45岁,特别超重或肥胖(体质指数大于24);
2、有糖尿病家族史;
3、血脂异常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毫摩/升,甘油三酯≥2.75毫摩/升);
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毫米汞柱) ;
5、有妊娠糖尿病史,曾分娩巨大儿(婴儿出生体重≥4千克) ;
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
7、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糖尿病高危人群是否发展成糖尿病,关键还在于是否存在诱发糖尿病的导火索。比如,不良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如高脂饮食、饮酒过量等。特别要强调的是,胰岛容易受伤的人,平时更应该控制饮酒量,避免过量饮酒对胰岛的损伤,引发糖尿病。
设一条饮酒的安全底线
饮酒与养生的关系很早就有研究。适量饮酒使人产生欣快感、放松情绪、增加食欲、消除疲劳、促进睡眠、增进健康,不少酒中都含有营养素,可以补充人体的需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还显示,适量饮酒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长期中等程度的摄取酒精对代谢没有有害影响,反而会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那么,面对琳琅满目的酒,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选择呢?如何把握适量饮酒的尺度呢?
一般地说,酒有白酒、啤酒、果酒之分。从健康角度来看,当以果酒之一的红葡萄酒为优。红葡萄酒中有一种植物色素成分,有抗氧化和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能保护血管弹性,保持血液畅通,使心脏不致缺血,常饮红葡萄酒可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摄入体内的酒精(乙醇)除极少量经呼吸和尿液排泄外,95%以上在体内分解代谢,肝脏是乙醇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每天所承受的酒精代谢能力约为每千克体重1克。一个60千克体重的人,每天允许摄入的酒精量应限制在60克以下。低于60千克体重者,要相应减少酒精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45克左右。
酒精摄入量计算公式
摄入的酒精量(克)=饮酒量(毫升)×含酒精浓度(%)×0.8
应该说,每个健康成年人都具有一定的酒精分解消化能力。不过,每个人的解酒能力会有所不同,如先天遗传体质不同、是否经常喝酒、年龄大小,以及喝酒时的健康与心理状况都会影响解酒能力。尤其是每个人体内分解酒精的乙醇脱氢酶的活性不一样,对酒精的敏感性(即酒量大小)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最重要的是饮酒者要知道自己代谢酒精的能力,以确定每日适合饮用的酒量,而不是盲从所谓的标准。
为了你的健康,再次奉劝饮酒者要有所克制,不要饮酒过度,尽可能减少酒精对机体的危害,保护胰岛,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因为胰腺是人体分泌胰岛素的唯一器官,胰岛细胞是不能再生的,一旦出现损伤则无法恢复,这也是糖尿病不能根治的原因。贪杯,只会离糖尿病更近一步!